当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穿梭于全区各个村庄,群众“一元乘公交”的愿望成为现实;当假日闲余,徜徉在随处可见的绿地公园;当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当一个个村内工厂、村外农场建成村民就近就业时……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无不写在脸上,甜在心上,城市提质,让建安区老百姓得到了数不尽的实惠。
如何经营城市,如何发展城市,如何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如何让百姓在城市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建安区委、区政府把自己的方略写在了这片历史悠久而又生机勃发的建安土地上——
以区定位 构建格局建安
当郑许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八横十纵”的城市路网格局既成现实,建安区区委、区政府谋全局、谋大势,主动而为,迅速制定了引领发展的总纲领——“2236”区域发展计划,提出了面向未来构建 “一心两轴三带四区五支点”的发展框架,通过持续不断努力,逐步将建安区打造成智造之都核心区,宜居之城样板区,城乡融合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安文化传承区,郑州大都市区的重要增长极。强力推进“一心四区”建设,补齐城市短板,打造就近宜居生活圈。“一心”即以城区为中心,实施中心城区提质行动。“四区”即新城区、老城区、高铁组团试验区、西部新城这四个融入双循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区域,带动城乡融合。
围绕推进“一心四区”,建安区城市提质的美好愿景基本形成,战略蓝图愈加清晰。“郑许一体化”融合过程中主战场、桥头堡也随之得到彰显。仅2020年,全区共实施百城提质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投资51.56亿元。着力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郑合高铁、郑许市域铁路等重大工程提供有力服务保障,郑合高铁许昌北站建成投用,备受沿线群众欢迎;新107、魏文路、莲苑路、忠武路、中原路、文峰路提升改造、许鄢城际快速通道、昌盛路、新元大道等一批骨干道路竣工通车;新城区形成“八横十纵”骨干路网框架,断头路全面打通,交通出行条件更加便捷,真可谓:观山看水心由就/东南西北任君游//陆行空飞无难事/晨起暮归竞自由。老城区“四改一增”有序推进,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9个。开通城乡公交线路7条,乡镇支线28条,群众坐上一元钱直达新城区的公交,享受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出行便利和实惠,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以水润城 打造水美建安
有诗云:九霄云天舞水袖/三川碧波荡欢歌//昔有十景越千年/建安水韵添新景//北海泛舟抚琴瑟/南山引吭唱雅风//阅尽人间万古事/惟有今朝最峥嵘。建安区河网密布,境内有清潩河、饮马河、石梁河等25条河流,建安区人以水为媒,精心打造“水美建安”之城,先后对石梁河、清潩河、小泥河、小洪河、颍汝干渠等进行了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
在此基础上,建安区致力打造具有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水韵建安”,实施“四水同治”战略,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设投资模式,全方位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随着清潩河、饮马河、灞陵河、灵沟河,北海公园,秋湖湿地公园,三达水务人工湿地,官庄湿地等“四河一海三湿地”的建成投用,城市一步一步镶嵌在绿水之中,建安区已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乐园。2020年建安饮马河省级湿地公园获批,位于高铁北站站前广场的如意湖将成为建安区又一个网红打卡地。老潩河郊野风光带景观项目按节点推进,东部水系连通工程建安区段全市率先全面启动。
如今,放眼四望,“水美建安”名副其实,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成了走进建安人的第一印象,节日闲暇,徒步的、骑行的、开车的游人以及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以绿映城 营造生态建安
建安区把绿色作为城市发展的底色,大力实施绿满建安行动,推进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生态防护林建设,2020年,在全区国道、省道、区乡公路及水系两侧累计造绿2.57万亩。投入20亿元建设四大生态林海,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3.5%,逐步把建安区打造成主城区的绿色屏障。
生态建设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元素,建安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废纺”分拣中心,加大农村垃圾分类推进步伐,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建设“无废城市”。为了使垃圾即产即清,采用市场化模式,对全区建筑垃圾进行收集、清运、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在文峰北路改扩建、许州路、农大路等5条道路工程中,率先把建筑固废应用于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打造了“无废城市”样板路,真正将环保、可循环发展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如今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干净、养眼”是群众心中最直观的感受。
以产融城 大兴智造建安
产业兴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内核。建安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许昌打造“智造之都”决策部署,突出先进制造业发展,以智促转、以转提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智造引领出经济活力,建安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方向,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存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扩大增量,构建了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两大产业,以发制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为主导,以医药、食品加工及包装两大产业为特色的“222”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
瑞贝卡、远东等一大批企业实施“三大改造”,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现了由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的蝶变。黄河鲲鹏产业基地落户建安,已具备年产75万台PC机、36万台服务器的生产能力。
在服务业现代转型过程中,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实现了从传统商贸向跨境电商、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跃升,带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6.4%提升到46.8%。三级电商网络基本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全省唯一、全行业唯一的发制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功获批,中国(许昌)国际发制品交易中心开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全球假发分拨中心投用。2017年至今电商交易额达到484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5亿美元。多式联运物流港、综合保税区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加快形成。产业兴旺,产城融合,建安区走出了“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发展路子。
以民为本 永续幸福建安
建安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返乡人员就业工作,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799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3519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4笔、6604万元,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370笔、53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1600余人。
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事业,启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建安中学、龙泉街小学建成投用,区一高新校区顺利建设,潩水路小学已经开工,区二高新校区、北航路中小学等项目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充实。许昌医院加快建设,新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4家,建成公有标准化村卫生室45所,公立医院、中医院迁建、东部片区中心医院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平台运转良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乡镇综合养老中心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建成农村幸福院103个,养老机构达到28家,床位3800张,养老服务能力加快提高。
三国文化旅游节、北海大舞台,为建安文化传承注入文化魅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智慧阅读空间、电子书借阅服务点为城市注入文化之魂;4条旅游线路、35个旅游景点和杜寨书会、铜器舞春耕文化节等16个贯穿全年的文化节庆活动,唱响建安区精彩的文化“四季歌”……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建安区人将带着“低调、务实、开明、创新 (建安区区委书记马浩在2021年区“两会”上寄语人大、政协委员) ”的特有气质,紧紧围绕2236区域发展计划,紧盯许昌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发展目标,加速先进制造强区、现代服务强区、数字经济强区;开放创新高地、文化繁荣高地;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继续坚持城市提质,福佑百姓为根本,谋一隅,谋全局,为绘就宜居宜业美丽建安新家园接续奋斗,真正实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建安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