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乡镇动态

张潘镇:全力打好“五张牌” 聚焦重点谋发展

【信息时间:2021-11-17 10:33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张潘镇紧紧围绕建安区“2236”区域发展计划,强化乡村治理、优化产业格局,全力打好五张牌,加快支点镇建设。

打好组织牌,抓班子强骨干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张潘镇党委政府坚持拉高标杆,对照市“五好”村党组织和区“十面红旗”村党组织标准,抓好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心的各类组织建设, 统筹党建引领和乡村振兴“双推进”。

一是健全完善两委班子。以基层支部“四化”为抓手,强力推进“党建+”和党建规范年,高质量完成新一届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四个一”顺利实现、学历升年龄降全面达标。二是充分发挥阵地作用。近年来,张潘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辖区村级活动场所,对镇机关阵地和28个村级阵地进行了再升级,2020年累计用于基层党建经费达300余万元,全部达到了“三有五中心”标准。三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委”干部模范守法,筑牢廉政防线,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筑牢了廉政防火墙。四是规范管理党员队伍。长效运行党员积分管理,引导无职党员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打好项目牌,筑根基稳增长

张潘镇坚持“产业为王”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心无旁骛促发展。2016年到2020年五年间,成功培育了4家规上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二三产业占比由88% 提高到94.5%,三产比重提高了6.5 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生产总值是2016 年的1.8 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6 年的1.7 倍,完成“十三五”奋斗目标。生产总值跨越91.18 亿元,年均增长20%。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209 元,比2016 年增长49%。2021年,全镇共有7 个产业项目被纳入区“十四五”及2021年乡村振兴谋划重点项目库。

打好谋划牌,着眼长远促发展

持续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着力转型升级,引导支持现有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开展生产线技术革新。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落实项目引进落地“专班服务”制度,一站式服务落户入园企业的证照手续和试生产等工作。着力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启动园区服务保障基地整体开发项目规划建设,将职工公寓和专家楼、商贸物流港等配套设施项目全面纳入,整体招商,力争以工带商、以商促活,再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镇区。着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重点扶持骨干企业上市工作,规划到2025年末,园区新三板上市企业达到3至4家、主板上市企业达到1家。

打好文化牌,深挖掘广宣传

坚持“文化资源变文化产业”,全面启动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建设,将张公祠、愍帝陵等一批富有张潘特色的汉魏印记文化名片,实行“产学游”一体化推进,整体包装规划,争创国家级“三国文化旅游名镇”。到2025年末,镇域内现代农场星级项目不少于10个、文化旅游项目不少于2个。

打好振兴牌,全方位齐推进

一是推动产业振兴。以孟德路为轴线,规划建设张潘镇特色种养殖产业园,培育特色种养殖、观光采摘一体化农业产业带。推动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战略,持续加大艾草、杜仲茶产销规模和品牌培育,实现品牌化经营。有计划扩大烟叶、小辣椒种植面积,引导现有农作物种植转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场。强化社区工厂点状布局优势,加快镇域内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规范化发展。到2025年末,2500口人以上的行政村和社区党委所在的支点村,都要分别有一个现代农场和一个社区工厂项目,努力在五年内形成“ 村内社区工厂差异化发展、村外特色农场相互融合发展” 的产业兴旺新格局。

二是推动人才振兴。落实区委区政府对返乡创业的优惠奖励政策,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成长,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留得住、用的好,激活农村的创新发展活力。发挥乡贤力量,倡导“月是故乡明,业在张潘兴”的创业理念,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三是推动生态振兴。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张潘建设,建立对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的长效监督检查管理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列入镇村干部绩效考核。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继续盯紧农村污染源防治,铁腕治理“散乱污”。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支点村、社区党委所在村为先导,坚持规划先行,实施“千万工程”“农村四好路”建设,强力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管网项目,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通过实施“果树进村”“美丽村达标创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行动,今后五年,在争创森林乡村的同时,培育1到2个省级美丽村、5到8个市级美丽村,实现县级美丽村全覆盖,切实提高乡村宜居水平,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