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李集镇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聚焦关键重点,整合资源力量,强力推进“五大振兴”。
抓牢规划先行 促进融合发展
以融合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全镇区域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制定“一心四带六片区”的融合发展格局框架。一心,即镇区综合生活服务核心,打造全镇综合服务生活中心,强化引领带动作用。四带,即依托下寨村农家乐、莲鱼共养项目,结合丹江口移民文化以及孙堂农耕文化园,打造乡村文化体验带;依托嘟嘟农业、圪垱村区位优势打造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打造乡村振兴发展带;依托寇庄玻璃产业园,朱集、老官赵、孟庄特色农产品种植,鸿雁李村轻纺加工等,打造乡镇产业集聚带;依托蒋东阳光玫瑰葡萄采摘园,颍河沟张段湿地公园,打造观光休闲体验带。六片区,即镇区西北部依托圪垱村、嘟嘟农业等辐射周边形成的圪垱田园乐活区;西部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先行引进高效、智慧农业,形成的高效农业示范区;西南部依托洪家牛肉、回族文化等辐射周边形成的肉牛美食休闲区;东北部依托寇庄周边 10 家玻璃企业形成的特色玻璃产业区;东部依托采摘园、青少年教育实践等形成的农业观光体验区;东南部依托鸿雁李、张宋等村庄产业基础形成轻纺制造产业区。通过“一心四带六片区”总体规划引领,促进全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引导各村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抓牢产业培育 增强发展活力
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产业优先发展理念,按照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的产业振兴之路,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助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嘟嘟都市生态农业采取“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绿色健康循环养殖模式,促进了农业转型提质。大力发展社区工厂,培育了河南环宇玻璃、北京万金兆元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发展休闲康养、拓展训练基地等新业态,建安区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全市唯一的中小学生拓展训练营;打造的河南许昌庆华养老村项目将成为豫中南最具规模和功能齐全的复合型生态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
抓牢环境改善 厚植发展优势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大投入、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农村户厕改革,集中处理农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全面实施村(社区)墙壁美化,打造了一批“四美乡村”。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实行农作物秸秆禁烧常态化监管,积极推广秸秆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100%;大力推进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 100%。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着力实现镇域内“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为乡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抓牢育才招 强化人才支持
针对各村集体经济项目因为缺少专业技术和人员的管理而造成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问题,蒋李集镇充分认识专业性人才的至关重要作用,围绕发展乡村产业,先后组织 5 个中心村的部分村支部书记,到成都市天府农业渔耕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山东莘县古城镇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园参观学习,致力将本土人才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着力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同时,建立本土人才通讯录,通过实施“乡贤回归”等举措,吸引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的本土企业家等回乡发展产业,带领百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抓牢意识形态 倡导乡风文明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五好家庭”创建活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好人好事等评选,将每月初九定为“孝老爱老日”,为村里 70 岁以上老人烹调爱心宴,并为老人们洗头、洗脚,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不断丰富乡风文明内涵。发挥文艺活动敦风化俗的作用,通过金谷丰收节、乡村微游、广场舞大赛等多种形式,弘扬蒋李集本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郑蔺村群众自发排练抗疫戏曲《郑王点兵》,不仅增强了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也对广大群众进行了一次精神文明的洗礼。
抓牢基层组织 突出党建引领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抓好领头雁,建强基层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突出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加大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一大批政治觉悟高,有思想、有想法的干部充实到了基层一线。比如,郑蔺村村“两委”干部,科学决策,引进轻纺加工和玻璃商贸企业,村集体经济参与入股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 5 万元。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委的引领带动作用,结合村情实际为每个联建村都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有力推动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在乡村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