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乡镇动态

灵井镇:霍庄村里社火“旺”

【信息时间:2022-10-13 10:18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霍庄社火道具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百年不衰,而且传承有序,六代传承一脉相承。其制作方式具有典型而广泛的代表性,用途也渐渐扩大,由旧时的戏具用品专用发展成为现在的家庭饰品,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在文化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极具文化艺术价值。

日前,来到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舞龙、舞狮、汉服、旱船……上百种社火和戏具产品令人赞叹不已。

霍庄村是全国有名的社火和戏具之乡,其社火道具生产已有160年历史,全村8个村民小组535户2392人,从事社火、戏剧道具加工和电商的有300多户,生产的舞龙、舞狮、旱船、舞扇、盔帽、服饰、胡须、戏靴等300多种社火和戏剧道具产品,畅销新加坡、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等地。2016年至今,霍庄村连续7年荣获全国“淘宝村”称号;2018至2019年,社火、戏剧道具销售额连年突破2亿元;2019年入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0年获颁“亿元村”称号,同年入选“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告诉记者,霍庄村5名村委干部均从事戏剧道具、头饰、胡须、档发等产品加工。2015年,他创办许昌鑫正戏剧用品有限公司,经营舞台高靴等的制作、销售,年产值500万元,吸纳60位群众务工,带动村内和周边上百户电商户在公司拿货。村里招引的昌龙化纤有限公司,主营假发生产,经过10多年发展,年产值也达到上亿元。2019年,村里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众诚种植合作社,发展社员12人,带领群众探索种植大姜、洋葱等作物,发展集体经济。2020年,霍庄村利用省、市、区配套资金,建设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社火戏剧产业基地,计划打造戏剧社火产业综合体。

兴旺产业,霍庄村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发展的路子。这也是建安区坚持发展特色化,选树、培育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领头雁”,鼓励他们学技术、引项目,兴产业、带民富的典型做法。

在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上,建安区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目标,鼓励全区有基础的“明星村”培育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色鲜明的地标产品,形成“一村一品、多业并举”目标。

“我们正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对过去没有考虑成熟的社火、戏剧道具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造提升。”霍军政说,他们正重新规划思路,筹建社火研发基地,挖掘社火文化内涵,实现社火、戏剧道具产业“老树著新花”;同时每年举办一次社火艺术文化节,打造集社火、戏剧产品展览、展演、参观体验、餐饮、住宿等于一体,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社火文化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