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料、上色、结扣……78岁的霍明义巧手翻飞,将一根根犀牛毛反复缠绕打结,半晌工夫,一件精致的髯口初具雏形。
接单、沟通、确认……28岁的陈阳十指不停,敲击电脑键盘,将舞龙、舞狮等社火道具发往全国各地。
12月10日,农历十月廿八,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但灵井镇霍庄村的男女老少,都像霍明义、陈阳一样,一大早便“各司其职”忙个不停。
他们忙活的是霍庄村传承了140多年的老手艺——社火道具制作。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社火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民俗文化样式,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源于农耕文明,融合了多元的传统仪式与艺术表演形式,是老百姓逢年过节必不可缺的重头戏。
“社火道具与社火相伴而生,其造型艺术、制作工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域特色,还记载了传统文化艺术,延续了民间故事传说。”到霍庄村参观调研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汪振军说。
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介绍,霍庄村社火道具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中后叶,目前已传承七代,“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全村80%的人都在做这一行”。
“从小耳濡目染,小时候看爷爷做这个,我就跟着学。”在霍明义家,髯口手工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五代。除了扎髯口,做狮子更是他的拿手绝活,“我家做出来的狮子,不仅在香港回归庆典中露了脸,还亮相天安门,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群众联欢演出。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在我手里没埋没。”
百余年的文化积淀,不仅没有在霍庄埋没,反而更“火”了。目前,全村280余户从事社火、戏剧道具加工和电商,产品涉及30大类200多品种,连续5年销售额突破亿元;2016年至今,霍庄村连续7年荣获全国“淘宝村”称号,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作为农耕文明记忆的“乡愁”寄托,霍庄社火道具制作这门老手艺,也曾面临传承困境——市场空间打不开,年轻人不愿干,传承人群梯队断档……
日渐式微间,如何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让社火文化实现传承发展?2014年,在温州打拼多年的霍军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让互联网思维在霍庄村扎下根。
当非遗创作搭上电商“快车”,伴随国潮文化大放异彩,碰撞出迷人的火花——从老一辈“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找销路,到如今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卖全球”,霍庄社火道具不仅占据了长江以北60%以上的市场,还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社火产业发展红火,吸引了年轻人“组团”回村,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非遗正年轻”的样子。“00后”小伙霍云龙除了用老手艺做舞狮,还通过直播推广社火文化,让社火道具制作 “见人见物见生活”; “90后”霍帅兵将传统工艺用于汉服生产,在共创“中国式浪漫”里,成功解锁老手艺的新商机……
“非遗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传承。我们村的社火道具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2014年嫁到霍庄村的姚静洁,从公公那里学到了舞龙道具的制作手艺,并加以创新。在她手中,一个个萌萌的卡通龙头刚刚制作完成。“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
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让霍庄社火道具“活”了,带动霍庄“火”了、群众“富”了——把社火文化当作最大品牌进行经营,霍庄村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机制,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多元,蹚出了一条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目前,霍庄村正筹建社火文旅小镇,通过挖掘社火文化内涵,实现社火、戏剧道具产业“老树著新花”。“社火文旅小镇里,非遗技艺不再是抽象的传统文化形象,而是与先锋文化交融的活态艺术,是真听真看的视听体验。”对于未来,霍军政信心满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是当代化、生活化、创意化、审美化。”汪振军表示,霍庄村的红火日子足以说明,上承传统,下启创新,非遗跟着时代走,就一定能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