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部门动态

以组织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信息时间:2021-09-26 09:28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年来,建安区紧抓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以增强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为重点,在组织、队伍、产业等方面持续用劲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以组织振兴引领擘画乡村全面振兴。

抓实系统衔接,扛稳政治责任。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有效衔接具体措施,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重大事项。建安区委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建安区委组织部从组织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抓好跟进落实,确保责任在肩、措施到位。

培育“乡村头雁”,建强骨干队伍。一是配强乡镇班子。精心组织推进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将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换届考察重要内容,选拔35岁以下干部39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其中党政正职4人;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等“五类人员”中择优选配18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确保乡村振兴“一线作战部”结构更优、功能更强。二是配强村级班子。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突出党组织书记“四有四带”和“两委”成员“四好四强”标准,16个乡镇(街道)381个村(社区)全部圆满完成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村(社区)“两委”干部1980名,平均年龄为43.8岁,大专以上学历“两委”干部526名,占总数的26.6%,381个村(社区)100%实现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三是用好第一书记。从区直单位持续选派69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先后2次对第一书记进行线上业务培训,帮助村(社区)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四是提升素质能力。依托建安区委党校,筹建杨水才干部学校,建立90余名专家教授以及市区领导干部组成的乡村振兴课题师资库,确定6条线路28个优质现场教学点,举办杨水才干部学校乡村振兴培训班1期,培训265人;举办3期“建安大建堂”,共培训领导干部1700人左右;举办“许昌市干部论坛”建安区分论坛3期,参与干部35人左右;借助许昌市2021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参加培训260人。

激活“红色细胞”,增强振兴活力。一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督促乡镇(街道)利用基层党校开展好党员普遍轮训工作。举办5期远教视频课堂,累计教育培训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稳步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上半年全区共发展党员420人。实施连续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空白村”清零行动,切实解决一些村(社区)长期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编三定”发源地的优势,推动各级党组织把“一编三定”与中心工作、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有机结合,强化党员积分管理,持续引导党员发挥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确保“一编三定”在党员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取得实效成效。二是发挥专家人才作用。遴选各类专家人才组建专家库,扎实开展专家人才进乡村活动。目前全区专家人才服务团50人左右,举办行业知识讲座3次,开展咨询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三是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按每村(社区)2-5人标准,选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079人。同时,以国家、省、市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为依托,在全区实施“创业培训引领”行动,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784人,合格结业2915人,取得资格证书282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0人,发放贫困户培训生活费补贴29070元。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一线堡垒。一是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党委。制定《中共建安区委关于建立农村社区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组建农村社区党委51个,涵盖13个乡镇277个行政村,先后选派农村社区党委书记、副书记153人到村开展工作,印发《建安区农村社区党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构建以农村社区党委为统领,村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典型引领带动。持续深入开展“创五好、强双基、树红旗”示范行动,指导各乡镇(街道)制订创建方案,分季度对党组织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打分排名,积极培育各类党建示范点,全区党支部“四化”完成率超过80%,打造各类党建品牌60多个。对2020年度评选出的10个“红旗村”党组织、3个“红旗社区”党组织、5个“红旗单位”党组织和2个“红旗企业”党组织进行表彰。开展基层党组织“四化”建设,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全区“四化”建设总体达标率为83.75%。三是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重点打造不同类型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示范样板。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指导13个乡镇确定区级试点26个,依托“党建+农村金融”工作,推动农商行与乡镇、村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对11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提供每村1000万至2000万元授信额度;同时,采取“政府+银行+合作社+保险公司”四位一体扩融模式,设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基金”,将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注入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基金”中,在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等方面探索路径、打造样板。目前,全区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41个,占比达92.7%,涌现出许由办事处枪杆刘社区、河街乡柿张村、灵井镇霍庄村等一批产业带动村和先进典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蓄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