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部门动态

建安以水兴业谱新篇

【信息时间:2022-03-02 09:37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漫步清潩河畔,过去的废塞水沟摇身一变,成为水清岸绿河畅的生态观光线;深入广袤田野,曾经的“用水难、望天收”历经治理,成为千顷高效灌溉示范良田;走近河湖水系,扎实坚固的防汛工程构筑一道道安全屏障……水环境的蜕变,水资源的丰富,折射出建安区水利工作的高效发展。

强管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河湖长制随即在大江南北全面推行,从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建安区四年来始终走在前列。

健全机制确保实效。印发《建安区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全区河湖长制考核机制,同时设立区河长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全区河湖长制工作有序开展、有规可依、有人可为。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区共设区乡村三级河长254名,其中区级河长17名,乡级河长63名,村级河长174名,管护河道共计31.15千米。河长不仅管水里的事,还要管岸上的事。据了解,建安区各级河湖长带头推进“清四乱”,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构建起“发现—督办—反馈”工作闭环,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水环境问题。河湖长制实行以来的历次年度考核中,建安区持续保持全市优秀等次。

干在日常加强管护。按照《许昌市市区河湖水系管护考核奖惩办法》《许昌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保护条例》要求,结合管护工作复杂性、交织性特点,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配备配足河道巡护员,制定管理制度和责任目标管理细则,严格落实镇管面、村管段、人管线的目标责任制,确保了清潩河、饮马河、灞陵河、灵沟河等河流清水常流,美景常在。

夯基础,着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数年前的建安,大片农村地区还需自行打井取水,供水安全难以保障。“家家都有水龙头,拧开就有干净水”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期望。建安区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民本的重点,全力推进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自2017年起,全区设立6个扶贫专项资金类项目,总投资约1610.68万元,实现了区内贫困村及贫困人口供水全覆盖。随后,累计实施11个项目总投资7613.3万元,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目标,并对部分早期建成的水厂进行提升巩固。

不仅要“有水喝”,更要“喝好水”。南水北调东西部水厂的建设,打破了城乡二元供水格局,让每一个建安人喝上了清澈洁净的南水北调水。同时,区水利部门和卫生部门配合,做好水厂的供水水源、末梢水的取样检测等工作,并将水质报告在各村公示,接受全区群众监督。

城乡同饮一碗水,水网密布润民心。有力的资金保障、高效的设施建设、公开的后期监督,全面提高了建安区供水保障水平,以涓涓水流增强了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抓防汛,护佑一方百姓平安

2021年夏季极端强降雨频发,黄淮流域下游洪水场次之多、过程之长、量级之大历史罕见。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建安区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全力做好水灾防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实现了防汛工作“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目标(“一个确保”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三个不发生”即不发生江河决堤、不发生水库垮坝、不发生城市受淹)。

有效抗灾的前提是做足防灾充分准备。区水利部门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标准,自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283.5万元,购置发电机、移动照明设备、冲锋舟、排水设备、编织袋、救生衣、木材、钢管等防汛物资,各类物资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在关键时刻为全区防汛工作发挥效力。

水旱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不仅仅是农户们难以承受的切肤之痛,更牵动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建安区加快补齐防汛抗旱短板,全面提升抵御水旱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近年来通过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累计投入900万余元,实施了颍河贾庄险工除险加固工程、建安区农田严重缺水村抗旱应急灌溉打井项目、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等项目,有效加固了建安区防汛抗旱御灾屏障。

建安区以水定需,因水制宜,合理确定河湖水系建设规模,为中西部缺水地区水生态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

重整治,构建水美建安格局

5.2亿元,是近三年来建安区在河道整治项目中投入的数字。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一项项改善生态、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的开工建设、火速推进。

2018年,清潩河、灞陵河、小泥河水污染防治项目开工。2019年,总长18公里的颍汝干渠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开启,经过清淤疏浚的颍汝干渠,如同靓丽缎带穿城而过,两岸风景如画成为绿色经济新引擎。2020年,总长14公里的老潩河郊野风光带景观项目持续蜕变,“一水两带绿水青岸”的水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形成。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建安区充分考虑本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需,因水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河湖水系建设规模,为中西部缺水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北海公园、三达湿地、饮马河贯通等一大批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推进,加强了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河流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写好了建安区以水为脉、以绿为韵的前半篇“水文章”。

作为建安区的金字招牌,高效节水、科技赋能的农业水利成为后半篇“水文章”。近年来,建安区累计投入5400万元,新打机井并配套地埋低压电缆、地埋输水管道、安装喷头,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打牢基础。同时,对农田水利机井排查维修,2021年已对蒋李集镇、桂村乡、陈曹乡、小召乡、五女店镇、张潘镇6个乡镇进行摸排整改,共整改验收1852眼,验收完成率达到100%。

严监管,强化水资源管理

河湖“四乱”明显减少了、工厂废水不敢乱排放了、群众的节水爱水意识增强了……建安区以水行政执法为手段,通过加强监管,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

强化行政执法,深化源头管理。建安区从严落实取水许可监管工作,2017年12月1日开征水资源税以来,从严执行水资源审批制度,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共计立案15起,主要涉及擅自取土、非法采砂、非法取水等,累计罚款276000元,已全部缴纳财政国库,切实维护了全区水事良好秩序。

关闭自备水源,保障用水安全。过量开采地下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无法估量。建安区水利部门利用三年时间明察暗访,宣传讲解关闭自备井工作的目的意义,并与个人、企业等签署通知单、承诺书,关闭自备井39口,切实加强了城市规划区的水资源管理利用,2019年建安区成功创建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县域城市。

浩浩江河千秋凛然,见证了建安人治理河湖的决心和毅力。碧浪清波澎湃东流,书写了建安人治河理水的动人故事。按照市党代会前瞻30年的要求,建安区将立足人水和谐共荣发展,持续加强水管理,做好“水文章”,勾勒以水兴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