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宅”在家里是对抗疫情的最佳选择,但也有这样一群人选择“逆流而上”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筑起一道道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成为了夜幕下最坚强的守护者。
部署指令,从深夜发出
5月3日凌晨3点,建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灯火通明。由于许昌市首例阳性病例确诊,建安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指挥调度体系,管控、流调、核酸检测、救治、隔离等18个专班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疫情防控指令速达和政策落实。
指令快速下达、措施紧急制定。从启动应急预案到设置防控卡点,从全民检测到群防群控、从物资保障到市场供应等各项工作争分夺秒,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
自5月3日起,已召开日调度会17次。从深夜发出的一道道指令,为建安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
闻令而动,从深夜落实
全区各区直单位、各乡镇(街道)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投入防疫一线,严防死守、合力攻坚,坚决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守好“建安阵地”。
5月3日,新一批隔离人员即将入住建安中学隔离点。为保障隔离人员的接收安置工作,130多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迅速进驻隔离地点,投入到运送防疫物资、整理隔离房间、完善基础设施等隔离点前期准备工作中,经全力奋战,于 5月4日凌晨2点整理出378间物资齐备、随时可进住的隔离房间。
闻令而动,深夜出发,只为以最快速度奔赴!
筑牢防线,在深夜守护
枕戈待旦迎鏖战,秣马厉兵再前行。5月3日凌晨四点,区交通运输局、公路局接到命令后人员迅速到位,备物资,设卡点。交警部门全员在岗,统筹调配所有警力支援高速公路卡口、城区临时性交通管制卡口、隔离留观点、农村和城郊接合部等防控一线,做到防控卡点无死角。在阻击疫情的道路上,他们冲锋在前,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为生命站岗,为群众“守夜”。
在这里,他们守望的不止是夜归人,更是身后的万家灯火。
数据溯源,从深夜排查
流调溯源是与病毒赛跑的艰巨工作,快一分,扩散的风险就减一分;准一分,防控的效果就好一分。
在许昌市发现第一例本土阳性病例后,由公安、疾控组成的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专班,精准流调溯源,快速落实管控措施,他们24小时坚守岗位高速运转、冲锋在前,形成涉疫相关人员精准的信息,研判出疫情的藏匿范围,为消杀、管控、预防、处置等工作,提供最快速准确的依据。
5月3日此轮本土疫情暴发以来,建安区流调溯源专班共对76个确诊病例开展流调,共排查出密接人员2243人,次密接人员3344人,已推送隔离管控5587人。
他们是披坚执锐的斗士,溯源追本,与病毒开战。
争分夺秒,在深夜坚守
凌晨3时,建安区妇幼PCR方舱实验室灯火通明。实验室内除了机器运转的声音,只剩下标本传送窗口的开关声。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检验人员正聚精会神地与新冠病毒交锋。
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24小时实时接收样本,准时完成任务,他们“白加黑”“三班倒”,人员、机器24小时“在岗”,竭力跑出检测“加速度”。自5月3日以来建安区妇幼PCR方舱实验室每日核酸检测工作量超过万人。
PCR检测实验室里与病毒“短兵相接”,他们坚守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勇敢逆行,从深夜战斗
在建安区核酸检测现场,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他们以耐心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规范的操作,展现着医护人员特有的力量和温暖。5月10日凌晨三点,为加快核酸检测速度,建安区的“大白”们连夜上门,为检测异常结果居民上门检测。
昼夜奋战,全员核酸检测中的“大白”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高效细致,在深夜消杀
防控疫情,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消杀工作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疾控中心消杀组队员24小时待命,只要有新增加的隔离对象,立即赶往现场开展工作。
每天,他们配置好消毒液,熟练地穿起层层防护服、重重的长筒雨鞋,一次又一次扛起40多斤重的喷壶。每到一处,确保不留下一个死角,再走向下一个“战场”。患者居住的家庭、小区,乘坐的车辆、到过的饭店、酒店、商场等场所,都是消杀队员奔赴的战场。
他们不分昼夜,无惧风险,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从严管控,在深夜守护
为了有效防止疫情外溢,在封控区严格落实“区域封闭、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区内“人不出村、严禁聚集”,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筑牢群众“家门口”的安全防线。
同时,成百上千名党员干部、志愿者迅速集结,逆行而上,宣传防疫知识、摸排居民情况、检测点执勤、心理疏导、应急协助、送饭送菜24小时值守,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城乡各个角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贴心服务保障。
最严格的管控,最温情的守护。向平凡而伟大的抗疫英雄们致敬,因为你们,建安处处皆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