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部门动态

关于建安区探索实施现代农场星级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信息时间:2022-05-26 09:37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建安区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试点县(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探索实施现代农场星级管理,大力培育发展乡村产业,形成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地现代农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建安区“现代农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建安区坚定不移走“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的产业振兴之路,在村外,大力培育一二三产融合项目,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康养旅游等都市生态农业,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现代农场进行星级管理,拉动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区共有98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现代农场管理范畴,与2021年初相比翻了一番,“现代农场”在乡村振兴中不断焕发新生机、释放新活力。

(一)龙头企业雁阵集聚。目前,全区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建立了优质小麦、蔬菜、花生、林果四大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培育了世纪香食用菌、一顺蔬菜、富源牧业、农科种业等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了郁金香、河西德欣、豫五福、果牧香、秋实农业等一批农业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雁阵集聚,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二)特色产业百花争艳。目前,全区“三品一标”企业11家、产品20多个,其中,榆林花生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许昌腐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了桂村王门绿色农牧、五女店老庄陈葫芦文化、陈曹闫寨店梨乡等4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灵井镇霍庄村入选 “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名单”,将官池镇、灵井镇和灵井镇霍庄村、郭店村成为2020年度淘宝镇和淘宝村。“建安草莓”“建安芦笋”“建安灵芝菇”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五女店镇老庄陈村通过陆续引进乐佳美学农场、青云牧场、卓瑞农业等5家三产融合主体,发展农业综合体、校外体验、户外运动等融合项目。榆林乡刘王寨村依托崖沙燕这张名片,发展采摘旅游,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富裕之路,“农业+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等新业态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四)联农带农成效明显。在“现代农场”政策引领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一批农业新型主体得到发展壮大,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家庭农场211家。2021年12月31日成立了许昌市建安区现代农场协会,现有会员50家,协作企业34个,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6个,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吸纳农民就业4230人,带动农户7696户,许昌优加粮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世纪香食用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科种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被认定为2021年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主要做法

(一)围绕“怎样管”,健全制度机制,加强政策引导。

为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现代农场示范带动作用,区委、区政府制定印发《建安区现代农场星级评定奖补管理暂行办法》,对现代农场进行星级管理,从政策上引导现代农场发展壮大。

一是细化创建标准。将全区从事农业生产及服务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经营各种农副产品的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现代农场管理范畴,对其进行星级评定和编号分类管理。

二是规范评选办法。成立现代农场星级评定奖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评定流程分为自主申报、乡级审查、区级核查、晋星评选、公开公示、资金兑现及编号管理7个阶段,采用资料审核、实地察看、现场打分等方式,确定晋星级别。目前,全区评定三星级农场1家,二星级农场5家,一星级农场24家。

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实施星级晋级奖励制度,按照产业融合度、创新度、群众参与度、经济效益等指标,以及产出效益、吸纳就业人数等情况,将现代农场分为一二三星级,每晋升一个星级,在资金、服务等要素上给予奖励支持。

(二)围绕“怎样育”,强化常态管理,指导做大做强。

一是立足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食用菌、腐竹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管理、技术、市场、人才、规模上的优势,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体系,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高组织化程度。比如,依托世纪香食用菌公司,采用“企业+生产+基地”运作模式,带动30多个珍稀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及5万多个种植户。

二是围绕延伸加工链条,提升产业增值空间。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乡镇农产品加工群体,指导其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的短板,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比如,指导许昌优加现代农场开展五谷杂粮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通过农作物种植、收购、深加工等,成功打造以种植产业化服务、工业化生产、市场化推广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联合体。

三是瞄准优质特色高效,打造都市精品农业。以“四优四化”为重点,以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指导推进现代农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比如,指导格鲁克农场,选用优良葡萄品种,使用生物有机肥、物理防控技术提升葡萄品质,售价是大路货的近20倍。

(三)围绕“怎样优”,深度嫁接资源,促进融合发展。

一是嫁接旅游资源,让农业有看头。充分挖掘建安区生态优势,依托东部生态旅游养生产业带、西部特色林果基地等发展载体,积极培育适合乡村发展的农家乐和农业观光游、水果采摘游、田园休闲游、亲子教育游等乡村旅游业;围绕争创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打造了智慧田园综合体、诚润田园综合体等田园社区,并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农民丰收节”“旅游开发年推介会”等节庆活动,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二是嫁接文化资源,让农业有说头。指导现代农场加强对民俗文化、非遗品牌的挖掘传承,设计铜器舞春耕文化节、颍河沙燕冰梨文化节、黄氏祭祖节、汉魏故城文化节等文旅项目,促进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嫁接电商资源,让农业有赚头。指导现代农场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红利,积极对接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比如,耘禾农业采用“农业+互联网”模式,选准芦笋种植项目,以纯电商方式经营,实现年销售额3500万元。

(四)围绕“怎样保”,做实保障措施,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积极争取惠农政策。争取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项目资金200万元,扶持示范性合作社质量提升,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制度健全、规模壮大、活力增强。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按照现代农场星级评定奖补管理暂行办法,对获评农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晋级一星级奖励资金10万元;晋级二星级奖励资金30万元;晋级三星级奖励资金100万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依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平台,开展信贷直通车支持现代农场专项行动。同时,结合“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开展专项银企对接工作,帮助现代农场解决融资需求。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广播电视、建安农技小院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技术讲座、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建立现代农场协会,组织全区40名农业科技人员以“联乡包村”的科技服务模式,深入农场生产一线,帮助解决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助力现代农场健康发展。

(五)围绕“怎样富”,坚持立农为农,增加群众收入。

一是建立农业经营组织联合体。推进由龙头企业牵头,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通过联合体内部经营主体之间的互助合作、信息互通,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二是探索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各乡镇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土地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够公平分享产业融合“红利”,推动价值分配向上游农户倾斜。

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人才。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吸引乡贤、成功人士近1000人回乡创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近300人,大力支持特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倾向突出。从全区的现代农场发展现状来看,产业链低端、同质化成为突出问题。导致产业同质化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农场主对主导产业的定位不明晰、特色资源挖掘不深入,一些地方的现代农场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区域内现代农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布局雷同。

(二)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受小农思想和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思想还不够开阔,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提升现代农场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目前全区982家现代农场,实际定星的仅有30家,小规模农业生产仍占主导,多产融合发展主体相对较少。

(三)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纵观全区目前的现代农场发展现状,大部分仍然停留在提供初级农业产品,农产品品种单一、特色产品不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这也使得现代农场产业链较短,农业产业范围较窄、附加值不高。

(四)“三农”人才相对短缺。目前全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偏少,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比较紧缺。据统计,全区纳入市级乡土人才库的人数有2308名,专业技术人才只有246人,只占总数的10%,远远跟不上现代农场发展的步伐和需要。

意见建议

一是搞好产业发展规划。一要做细产业规划,在做好全区现代农场发展和空间布局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依托各乡镇独特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细化区域性主导产业,引导错位发展;二是做精品牌规划,重视项目独特性、品牌化的打造,积极对接科研机构,进行品牌创建,形成一场一品示范园,提高竞争力;三是增加复合农业的规划,指导各农场依据现有资源和优势,补充增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养生农业等规划,使现代农场发展更加丰满,更具吸引力和发展前景。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严格落实《建安区现代农场星级评定奖补管理暂行办法》,强化示范引领。优先安排现代农场申报农业项目,扩大现代农场农业保险范围;积极探索建立主管部门和银信部门对现代农场联合授信机制,定向开发金融服务产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提升现代农场产业层次。指导现代农场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持续加强绿色品牌农产品建设。引导现代农场有机整合农业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利益链、生态链“五大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做长链条上取得新进展。持续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下功夫,立足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做优做活都市农业、康养休闲、红色旅游等现代农业,蹚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现代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提升素质、转变观念。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将现代农场经营者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业技能培训、电商培训等计划,提升现代农场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为现代农场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