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部门动态

建安区:转作风 鼓干劲 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信息时间:2022-07-01 10:18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全区领导干部会后,针对会议通报的项目建设滞后、招商效果不明显、市场主体培育缓慢、部分指标下滑等问题。发改、科工、商务等部门迅速行动,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找准针对性措施,一天当作两天用、三步并作两步走,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抓项目、促转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库工作台账,通过深入开展“万人助企”活动,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化解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截至5月底,全区累计入库工业项目数达56个(新建项目9个,技改项目47个),总投资2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02亿元,其中纳入市重点工业项目库14个(新建项目4个,技改项目10个),总投资157.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4亿元。

二是推进“三大改造”。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企业加快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的“三换”工作,坚定不移把工业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全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两化融合贯标证书企业39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3家、质量标杆企业2家、绿色工厂1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家、河南省第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1家,“上云企业”150多家;远东公司、瑞贝卡公司单项产业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接连摘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国家级招牌。

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全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实现“量”“质”齐升,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崛起,确立了以发制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为主导,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及包装为特色,电子信息、环保装备和服务为新兴的“222”现代产业体系,产业体系实现华丽蝶变。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4家,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股权挂牌企业123家。

抓创新、求突破,不断激发活力动能

一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发挥博士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科技引领作用,组织豫辰、恒生、世纪香等企业申报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截至目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达到11个,省“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3人、高层次人才28人。

二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建设。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加快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新动能。目前全区共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9个,争取省市科技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家(目前正组织10家企业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5家。

三是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做好省级、市级创新平台申报和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培育工作,目前已建立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全区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133家,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6.1%。截至6月17日全区已有102家规上企业在省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填报研发费用,覆盖率达43%。今年计划组织2家企业申报省重点实验室,4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抓培育、盯监测,精准开展企业服务

一是紧抓企业培育。强化部门乡镇沟通对接,认真筛查“准规企业”培育对象,宣传企业“入规”政策,一企一册制定方法,做好跟踪监测。目前已建立38家准入规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库,确保元至五月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9家准规企业6月份不降低,1500万至2000万的1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1000万至1500万之间的19家企业力争部分达到2000万以上,保障小升规企业及早纳统入规,高标准完成市定38家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任务。

二是强化运行监测。不断丰富工业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统筹做好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对出现异常的行业和企业及时分析预警。特别是用好“电眼看经济”“税眼看经济”手段,紧盯达产率低于50%的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物资供应问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解决生产中堵点难点问题,确保181家规上工业企业尽快达产达效、高负荷生产。

三是推进四保白名单全覆盖。继续落实落细省市区三级“四保”企业“白名单”制度,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目前我区纳入“四保”白名单企业256家,其中省级白名单企业48家,有远东、瑞贝卡、黄河信产等企业;市级白名单企业59家,有上展包装、响当当等企业;区级白名单企业149家。同时,结合“万人助企”活动,督促指导企业按照“四保”白名单要求,制定闭环生产运营方案,切实保障工业行业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统筹兼顾、双线运行。疫情期间督促企业实行闭环生产、协调解决全区12000多名工业企业员工出行问题;积极协调市工信局,为我区60余家企业发放通行证近100张次;推送高速卡点放行企业运输车辆900辆次;解决了瑞贝卡公司和烟草薄片公司的供热问题;协调恒生制药的天然气供应问题;解决开发区近70家企业宏伟热力供热问题。

四是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搭建沟通银行资本与优质项目的桥梁。6月10日建安区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会上9家银行,60余家企业参会,达成资金需求意向1.2亿元。6月15日召开了建安区行长联席会,对13家质量好、产业导向优、投资收益好的企业3.1亿元融资需求进行了推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五是抓好政策落实。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惠企政策,利用各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从细从实抓好各级出台的稳增长措施落地,推动政策更快捷、更通畅、更精准地落实到每家企业,增强企业获得感。今年,我区成功申报第四批“许昌英才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个(全市16个),争取市财政扶持资金780万元(位居全市第一),6月份全市领导干部会暨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建安区21家企业荣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380万元,24家企业荣获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78万元。

抓机制、强队伍,切实提升招商实效

一是不断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2022年“1366”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围绕全区的重点产业开展招商行动,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首席服务官+科级联络员”的制度,要求区级领导,园区、乡镇主要领导,经济部门主管必须亲自抓,亲自过问,并每周汇总主要领导外出拜访、邀请对接招商项目的具体情况,确保招商取得实效。

二是配强招商队伍。通过组织抽调,持续强化驻外招商力量,设立了深圳招商联络处、苏州招商联络处、武汉招商联络处、综合服务组,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同时,成立了六大产业招商专班和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发改委、商务局、科工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分管副职、六大产业专班副专班长、项目投资方负责人、项目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招商项目服务群,及时收集解决项目落地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快速开工建设。

三是深入开展招商对接。疫情期间,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举办了“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视频对接会”,对接了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深圳市隆军泰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盛林纸品包装有限公司等多家超聚变产业链企业。同时,围绕超聚变、许继供应链,筛选适合建安区的供应链企业定向开展招商对接活动。6月5日,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后,我区驻珠三角、长三角招商小分队迅速开展拜访企业及项目对接活动,共拜访企业11家,对接洽谈项目11个,其中电子信息9个,新材料1个,现代农业1个。通过前期的实地拜访邀约和线上对接邀约,目前有意向来我区考察的企业有13家,其中广东盛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明鑫企业有限公司约定6月20日前后来许,其他11家企业近期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