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建安 > 部门动态

建安区:“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时间:2023-03-06 10:10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人在车中坐,宛若林中游。3月3日,在建安区东部的桃花源路上,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品种各异的经济林带交相呼应,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经济体依路而生,犹如项链上点缀的一粒粒璀璨珍珠。目前,在建安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逐渐成形,迂回贯通的“四好农村路”为区域“乡村振兴”不断蓄力储能。

联通城乡,乡村振兴铺坦途

近年来,建安区通过大力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全区实现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100%。全区实行的城乡公交“1元1票制”惠民政策,使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得以解决,“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照进现实,农村客运微循环得以实现。

建安区坚持一条路一个模式,一条路一个方案,累计投资约10.14亿元,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67.5公里,桥梁36座,改造35座公交站亭。构成了环绕建安区的292公里县道路网骨架,447公里乡道、772公里村道成为畅通城乡的毛细血管。全区16个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全部实现了通三级以上公路,36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形成了以县、乡道为主,通村公路为辅,辐射全区各自然村、行政村,迂回贯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目前,建安区已打造出省、市级文明示范路10条109.8公里,省级“美丽农村路”12.9公里。一条条公路串街联乡、通村入林,构建起城乡发展的整体框架,成为加速城乡融合、拉动经济发展的畅通血脉。

承载产业,乡村振兴致富路

建安区通过完善农村路网体系,一体化推进城乡道路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活力。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全区20个产业扶贫基地、130多家社区工厂、980多家现代农场,一头连着客商、资本。世纪香食用菌、霍庄社火、榆林小米、河街腐竹等一大批独具建安特色的产品商品,从乡野小村走进繁华都市,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建安区正全力推进郑许轻轨、公路客运、公交等交通规范化融合发展进程,着力打造公交线路中转枢纽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为建安区群众和来许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

立足生态,为特色经济蓄动能

当前,建安区正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实施“交通+产业”战略,投资4亿多元规划建成了东至鄢陵县界、南至S237省道、西至中原路、北至长葛界,贯穿五女店、陈曹、小召、张潘4个乡镇的东部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带。

在东部,建安区先后引来了卓瑞农业、布兰奇自然学校、水上乐园、国防教育基地、乐佳生活美学农场等5家金凤凰企业,五家特色企业成功落地,吸引了众多周边家庭、学校等组团观光旅游,成为广大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西部,建安区投资打造出以郊野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西部都市农业产业带道路,总长28.5公里的道路上,天蓝、水清、路畅、车通、人欢乐的美丽景象随处可见,交通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了生态交通、绿色交通的建设理念。在南部,建安区正在规划南部颍河流域产业带道路,既为沿线乡镇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也为颍河防汛提供便利通道。在北部,5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道路,在方便大型农机具进出的同时,畅通了农产品交流买卖。有特色产业路的地方,就有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落地而起。

“2022年,我们建安区成功入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坚持创建用地优先,创建资金拨付优先,快速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完善农村公路服务网络,积极构筑‘大交通’精品服务网络体系,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许昌市建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