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关键在乡村转型。乡村转型的本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全方位转型升级。只有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才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基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效、行稳致远。
全国文明村
五女店镇茶庵李村--茶庵李村党支部书记 李峰
近年来,五女店镇茶庵李村以三捐活动、三支队伍、三项活动为抓手,系统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村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民风淳朴,2021年获批“全国文明村”。
一是率先推进“三捐”活动,完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靠上级政府和村级投入远远不够。为此,我村在全镇率先开展了“三捐”活动,由乡贤捐钱,带动党员群众捐物、捐树、捐工,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村广场绿化的树木和乡愁馆的物件都是党员群众捐出来的。近三年来,我村组织乡贤和党员群众捐款16万元、捐工500多个、捐物40多件。通过项目建设和开展“三捐”活动,使“3310”民生实事在我村落地。目前全村道路、供水、燃气、排污等基础设施齐全,健身广场、大舞台、图书馆、幸福院、乡愁馆、公厕等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二是建立“三支队伍”,做到长效管理。人居环境整治和保洁管理是重中之重。我村通过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建立保洁员队伍,做好日常管理。全村安排镇村保洁员5个,做到了村主干道垃圾有专人收集清理,次干道建有垃圾分类集中堆放点15个,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建立监督员队伍,做好保洁监督工作。结合“一编三定”工作法,组织3名党员负责监督,主要职责是督促保洁员清扫到位,不留死角,督促群众清理院外堆放的杂物,保持村庄整洁。三是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助力环境创建。我们有志愿者15名,经常主动参与义务劳动,清理杂草、修剪花木、清理垃圾,并带动群众主动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卫生,共建美丽家园。近年来,我村组织参与义务劳动2000多人次。
三是开展三项活动,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成败的关键是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我村通过开展三项活动,提高了群众文明素质和参与率。一是五星创建活动。把创建生态宜居星作为重要内容,安排1名村干部和3名党员,负责该星争创。二是文明村风培育活动。把“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入桶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发挥“一约五会”的作用,引导并教育群众除陋习、讲文明。积极协调民政部门,筹资20余万元,建成茶庵李村幸福院,并配备网络电视、按摩椅、体检仪、棋牌桌、餐厅等设施。乡贤捐建乡愁文化馆、幸福大食堂,每月初九,举办老人聚餐善孝活动,让老人们安享幸福晚年。三是文明典型争创活动。选树乡村光荣榜各类先进典型30户,用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养成了垃圾分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目前,在我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群众参与度达到100%,已经看不到乱倒垃圾、乱堆杂物、乱写乱画等现象,这也是我村创建工作实现长效管理的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村将以本次创建工作为新的起点,建设更优美的人居环境,培育更文明的乡风民风,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擦亮全国文明村的牌子,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村建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许由街道幸福社区--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 孙亚鹏
许由街道幸福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和许由街道的领导支持下,坚持党群齐心、全员聚力,积极实施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效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幸福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回顾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党群合力。以“五星”支部创建为主线,依托网格化管理,把“五星”支部创建与文明创建、“三零”创建、“3310”十件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统筹结合起来,带动各项中心工作提质增效、提速增彩。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了辖区家属院长达17年占用公共空地开耕小菜园的问题,“小菜园”变成“小游园”,家属院从内到外焕然一新,发挥网格“一长五员”作用,先后化解基层治理问题29起,同时,把“五星”支部创建与惠民生结合起来,聚焦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探索形成社区“1165”党建工作机制,在辖区各网格设立“向党说”信箱,通过对小区楼栋党员的建档摸底,从而进一步根据党员的工作性质、专业特长进行汇总,发动他们加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在社区开展的各种工作和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同时,社区还把辖区有热心有时间有能力的老人、妇女、商户、退役军人召集起来,定期组织开展“热心、暖心、赤心、初心、诚心”的“五心”志愿服务。既让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了社区治理,同时又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让社区也变得更有活力更接地气。
二、抓实工作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幸福社区结合社区“一有七中心”特点和居民需要,开设了书法、绘画、剪纸“3个公益课堂”、打造了6类特色志愿服务、组建了5支志愿服务队,形成了“幸福365”零距离社区志愿服务圈,常态化开展以邻里互助、矛盾调解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幸福365”零距离社区志愿服务圈项目的开展,解决了社区在辖区独居老人关怀、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上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社区还先后与许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对接,邀请他们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项目当中,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目前辖区“邻里有事大家帮”的氛围逐渐形成。此外,社区还专门开辟了社区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幸福党建”“幸福便民”“居民吹哨”等板块,通过“线上发布、线上收集”与“线下总结、线下解决”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居民开口,结果就有”这一便捷为民服务,社区微信公众号自开通以来居民点击阅读量达45000人次,线上解决居民诉求67件,收到合理化建议41条,拓宽了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渠道,增进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加深了党群之间的感情。
三、干部就要带头,工作要有思路。社区是距离居民群众最近的党组织,社区离不开党支部,工作想要做好更离不开党员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要做好社区工作就必须心无旁骛讲奉献,因为只有自己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了,大家才会跟着你一起干。别人都说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想要干好太难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工作再多,只要理出思路,就能胸有成竹。“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带动”,只有把辖区党员群众凝聚起来了,工作中的困难就没有了、活动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文明的身影就处处可见了。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不停下来就能到达胜利的终点。接下来,幸福社区“两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脚踏实地担起身上的责任,把群众服务好、社区治理好,为“三城”创建贡献幸福力量。
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村
灵井镇霍庄村--霍庄村党支部书记 霍军政
灵井镇霍庄村辖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8个,村民535户2392人,党员73名。特色产业为社火戏剧道具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先后获得“中国淘宝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等荣誉。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工作中,我村主要做法有:
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断“做大蛋糕”。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定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谋划,以传统的社火戏剧道具制作产业为基础,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为本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全村从事社火产业280余户,年产值一亿多元,农户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一是党支部领办的庆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山东辛沃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投资6000多万元,共同开发“社火文旅小镇”项目,依托特色农业,进一步延伸发展农耕文化、非遗传承、观光度假、研学旅游等,提高市场知晓率,将游客吸引到霍庄。二是依托社火基地,以“产品研发中心”促传统手工艺产品“精益求精”,研发中心通过专家传授和社火非遗传承人共同开发的方式进行,依据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研发,统一制作标准,打响霍庄社火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入社社员共享电商物流平台,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培训,拓宽社火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普遍增收”。党支部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对有创业就业意愿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推荐其参加各类创业就业培训,使本村有就业能力的人员都有事干、有钱挣。2022年开办电商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60人次。今年计划新开设创业培训班和焊工、家政、保育员等技能培训班,同时,计划在各户推荐1名适龄人员,参加电工培训班,使电工在本村全覆盖,为安全制作社火戏剧道具“保驾护航”。
三、提升为民服务本领,实现“共建共享”。围绕全面发展,资源共享,让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对发展成果共同说了算。党支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党员大会”和“三个微信群”等,组织党员群众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发展路径,共同制定发展计划,共同携手发展建设,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同时,定期开展实地观摩学习,通过到周边村镇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基地、文旅小镇项目和周边县市“五星”支部创建村等地,比对查找本村的短板弱项,及时对照改善提升。
下一步,我村将持续在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一是认真布局好社火文旅小镇项目建设;二是找准方向、理清思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三是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传统社火戏剧道具产业做大做强,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省级卫生、标兵村
陈曹乡前柏杨村--前柏杨村党支部书记 齐喜安
前柏杨村地处陈曹乡政府所在地,近年来,我村以创建省级卫生村为目标,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创建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展开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劝阻不文明行为、摒弃卫生陋习、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实现了全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卫生环境明显好转,村民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完善卫生管理制度。为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村成立了省级卫生村创建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两委成员任成员,专门负责本村的卫生村创建工作。同时,建立专职卫生管理员、专职保洁员制度,由各村民小组长为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内的卫生管理工作。村道及公共场所由专职保洁员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二是发扬群众首创精神。村里拿出专项经费,每年组织一次卫生评比活动并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提高村民的积极性。结合我村实际,从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垃圾处理等方面制定了村民都能接受并能够切实履行的村规民约,规范和引导村民自觉讲究卫生。实行群众住宅庭院卫生门前三包制度。
三是加强监督促进落实。把创建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标准和进度,责任细化到人。在全体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全村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已栽树木养护落实到位,省级卫生村创建任务完成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