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仲春时节,太阳还没有升起,建安区河沿张社区已经热闹起来,由社区统一组织、居民自愿参与的保洁队伍已经在大街小巷忙碌起来,作为该社区的一种常态,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河沿张社区位于许昌市建安区小召乡老潩河畔的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7个村民小组,386户2233口人,耕地2600亩,引进农业公司3家、种植大户5户,发展了观光、采摘、休闲、养生、社区工厂等新业态,河清田美,景色宜人。
社区变美,居民喜乐。阳春三月,金黄色的迎春花开满老潩河畔,金色的阳光铺洒在清澈的河面上,跨过清潩河,映入眼帘的是河沿张社区那绿树环抱的村庄、古香古色的连廊、别具一格的凉亭、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通往村庄深处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民居、花蔬相间的街头花园,凉亭里的大妈们唠着身边的新变化喜不自禁。
居民参与,环境巨变。2021年以来,建安区委、建安区政府全面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方针,出台一系列环境整治政策,在384个社区掀起了清脏治乱拆违增绿、果树进村、选树五美庭院等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两年间,河沿张社区在整治人居环境中义务捐工300多人次,清运垃圾300车,整治荒坑2个、荒片3处、荒宅6所,治理电线1500多米,安装街头广播8个,建设文化广场2处,栽植月季花8000多株,治理河道2公里多,改造户厕320户,还利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保存下来的老房子修建了青创中心和乡愁馆,征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乡村振兴》等图书3000多册和织布机、耕耧等老物件100多件,居民茶余饭后到此读书增智,睹物思情,乡情乡愁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善治善管,美丽永恒。“环境美,首先在整治,关键在管护。”河沿张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华永告诉记者,他们经过3次全民大整治、7次党员义务劳动,目前,彻底卡住了脏乱差的脖子,成功经验有4条:一是实施“1+1+1”网格工作制,即干部包一片区、党员包一路段、居民包一住宅常态化管理环境;二是实施门前卫生“三包”制度,即每一户居民对庭院门前包保洁、包秩序、包绿化;三是管好“两支队伍”,管好专职保洁员队伍,招聘4名专职保洁员管理整个社区的环境,管好公益岗位保洁员队伍,吸纳6名脱贫困难居民进公益岗位负责管理保洁盲区,将管理与工资挂钩,调动了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坚持以宣传带教育,目前,开展环境整治宣传20多次,评选五美庭院6户,带动居民自觉做到垃圾入桶。
集体有钱,为民谋福。2022年,河沿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2万元,整治人居环境底气十足。“这得益于老书记的长远决策!”谈起原河沿张村老支书张明全,思绪把张华永拉回到了23年前——村里100亩果园属于集体土地,群众借果树老化退园还耕的机会强烈要求分田。张明全挺身而出,留住了集体土地。集体土地入股该社区引进的一顺农业公司,每年分红8万多元。河沿张社区有了钱,改善环境为民谋福更舍得投入——投资13万元修建了青创中心和乡愁馆,集体收入的20%用于公共设施维护,路灯电费全部由集体承担,定期举办五美庭院评选和敬老爱老活动……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让河沿张居民唠嗑更开心,走路更舒心,生活更顺心。
“今年,我们要结合‘三城’同创,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档次,推动居民污水并网处理,加快实现栖福湾休闲养生基地开门迎宾,让新产业更快惠及广大居民,真正把河沿张社区打造成建安区城郊融合示范社区。”张华永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