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建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立足“222”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信念过硬、本领过硬、素质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全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建安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超过21%。其中,高技能人才6000人,占技能人才的比重超过17%;产业工人月平均工资超过5000元。建安区深化产业队伍改革成功入选许昌市2023年第一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以组织领导为保障,高位谋划部署
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以及区政府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区直27个单位部门为成员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研究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推建安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建安区实际制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落实情况评价考核指标责任清单》,区直相关单位对照指标主动认领任务、拉出清单、完善措施、狠抓落实。2022年,全区共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专题分析会、协调小组会议、座谈会等会议6次,统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落实。同时,切实发挥产改办牵头作用,区工会积极对接企业,在引进人才、保障用工、促进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助力指导,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协同合力的责任链条。
以政治保证为根本,加强思想引领
坚持把新思想、新理念引领摆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首要位置,走企业、进一线、入车间,广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政策宣传宣讲活动,发放产改资料汇编、宣传彩页6000份,在融媒体平台开辟产改宣传专栏,深入浅出解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关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工人主动积极融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通过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中国梦·劳动美”等活动,组织劳模进企业宣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近年来,先后到企业宣讲65次、演出65场,开展劳模事迹宣讲及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41场,凝聚职工共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以素质提升为核心,培育产业人才
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切磋技艺、提升水平作用,紧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瞄准百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深入实施“建功新时代主力军行动”,参加职工达10万人次。先后举办全区档发行业技能大赛、中小企业技能大赛、煤炭行业技能大赛、制造装备行业技能大赛以及统计系统技能大赛等,引导动员产业工人钻研技能、提高技能、提升素质。近年来,全区共有2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人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人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3个单位获得“河南省工人先锋号”、1个工作室荣获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24个单位获得“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状”、9个集体获得“许昌市工人先锋号”、5人获得“许昌大工匠”称号,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明显提升。
建安区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切磋技艺、提升水平作用,先后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引导动员产业工人钻研技能、提高技能、提升素质。
以权益维护为抓手,做实维权帮扶
全面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完善困难产业工人帮扶体系,用心用情做好困难职工纾困解难工作。近年来,先后帮扶困难职工1453人次、投入帮扶资金115.4万元,金秋助学投入资金72.1万元。建立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加强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维护工作,启动“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行动,建立户外驿站20家。区人社、司法、妇联等职能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开展普法活动百余场次,发放普法资料3万余份,指导签订集体合同224家,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40次。全区多措并举服务职工,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维权帮扶质效。
以参政议政为途径,提升尊严地位
深刻把握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主体力量的定位,全方位提高产业工人社会地位。着力提高产业工人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代表委员中的比例,保障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目前,建安区共有产业工人党员2513名,区一届人大代表中产业工人代表19名,占比6.64%,担任区政协委员的产业工人27人。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业工人代表占比23%,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产业工人占比21.6%。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3人,其中产业工人1名。区妇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产业工人代表占比6.64%,区妇联4名兼挂职副主席中产业工人1名。团代表中产业工人占比4.24%。
以规模壮大为目标,打造中坚力量
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将产业工人党组织建设向中小微企业、非公企业延伸,向车间班组扩展,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拓展,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领域和覆盖面。发扬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听取产业工人意见,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经职代会审议等,保障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近年来,新建工会195家,新发展会员17723人,建成模范职工之家省级1家、国家级1家,其中新业态领域建会7家,发展新业态劳动者会员1124人。全区共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179个,覆盖“两新”组织187家,实现了“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建必建,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