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建安区紧扣心无旁骛抓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主题主线,以打造“五个环境”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最优质、最高效、最贴心的服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走上“快车道”。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提升省评指标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和净化政治生态联动起来,成立工作专班,实行纪委书记和常务副区长双专班长负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一体推进,持续推进高质量监督,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大气候”。今年以来,由区纪委牵头,区营商办组织各涉及单位针对9个参评指标存在的22个问题及20个创新事项进行重点突破,并联合第三方专家组织9个参评指标的牵头单位开展模拟填报,反馈需整改答题数58个,共向50多个涉及单位派发整改交办单65个。截至目前,22个问题、需整改问题数58个全部解决到位,20个创新事项进展顺利。
树牢企业满意导向,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以企业满意不满意为导向,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才能栽好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引得各类发展要素“凤凰”来栖。针对企业关注度、集中度高的诉求,组织开展座谈会、培训会、对接会等专场活动,为企业提供“点穴式”服务,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解决方案。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支持企业在困境中求发展、寻商机,使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多次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诉求,共邀请100名企业家代表,对全区39个重点涉企职能部门和60个涉企职能股室开展一季度作风评议活动,现场打分、公示结果。同时,组织开展企业满意度大走访活动,对全区8527家企业开展全量问卷调查,梳理问题32个,并积极给予解决。由区优化营商环境专班联合第三方机构,随机对全区160家企业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建安区营商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96.9%,针对评价“一般”和“非常不满意”的企业意见建议,相关单位和属地联合开展了“再回访”工作,积极协调解决,直到企业全部满意。
深化联动凝聚合力,用心用情纾困谋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建安区坚持靠前一步服务企业,主动作为、分类施策、落实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轻装上阵,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区领导带头分包联系企业,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精准摸排,了解到日常所了解不到的情况,听到日常所听不到的声音,做到查漏补缺,尽快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事项,提高“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效率。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切实用好“5+2”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土地手续办理、清欠、用工等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今年以来接转国家、省、市转办拖欠企业账款,目前清偿率达到八成以上。坚持“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推进刚柔执法的有机统一,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府院联动,强化溯源治理,同时加快推进诚信建设,完善信用体系,健全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努力营造重信践诺良好发展环境。立足长远,坚持容缺办理机制,坚决清理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国有投资平台管理,发挥好投融资作用,高标准、严要求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全力打造“活力更充沛”的市场环境。
强化监督执纪硬约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始终坚持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建“室组地企”联动监督机制,并在各乡镇(街道)纪(工)委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办公室,由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担任企业护航员,对辖区内企业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汇总、及时反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努力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出台《关于推进清廉建安建设的工作方案》《建安区规范政商交往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严查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责任不落实、承诺不履行等典型问题,党员干部违规干涉企业正常经营、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等违纪违法行为跟进监督,打通政策落实落地“ 梗阻”;深化清廉建安建设,一体推进清廉机关、清廉企业建设,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拓宽政企沟通渠道,“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激发企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大力创新优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亮点纷呈
区委、区政府持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企业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各部门、属地政府开展原创性、差异性探索,接连推出实招妙招优化服务,工作亮点频出、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区法院创新推出“1+5+X”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相关经验做法被省营商办收录在《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并在全省推广。区发改委大胆突破,将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牵头推行“5+2”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成效明显。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在全省率先推行“交房即办证”,被河南卫视专题报道。区税务局打造的“3公里”办税缴费服务圈被省发改委、省税务局作为当月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全省宣传推广。区供电公司建“共享电源”服务夜市经济的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省、市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生态环境分局发表文章《许昌市建安区服务提速执法提效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被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周报第十九期录用,在《河南日报》进行专题报道,省、市营商办将其作为5月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宣传推广。
越来越有温度的政务服务,越来越有速度的审批过程,越来越有力度的政策供给,推动着建安区营商环境“优上加优”,在4月许昌市县域营商环境月排名中,建安区排名全市第一。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后,建安区将继续锚定目标、务实发力,深化改革创新,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奋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迸发,为建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