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安区聚焦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群体就业,积极谋划实施“1+3+N”技能提升行动,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今天我们共同来关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建安实践。
首先我们来了解“1+3+N”的概念。“1”即建设1个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首先是线下平台,在区级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在16个乡镇(街道)和重点中心村创立20个“技能就业服务站”,核准群众技能培训需求提供精准技能服务。其次是线上平台,创立集合就业政策、企业招聘、人才服务、技能培训信息和有关职场技巧资讯等5大模块的“建安公共就业网站”和微信小程序,目前已注册企业会员417个、个人用户会员2655个,服务企业170余家,发布各类技能培训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3000余条。
“3”即打造3类就业实训基地。依托领军企业,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平台,满足重点企业产业用工需求。许继(建安区)制造中心技能实训基地共培训焊工265人。依托职业院校,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承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再培训。依托人力资源公司等社会资本,聚焦劳务输出和引进需求,组织和承担岗前培训、入职集训等。目前,已与浙江丽水市松阳县签订劳务合作战略协议,采取“培训及就业”模式,促进群众技能增收。
“N”即实施N个技能提升项目。围绕企业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套餐式、菜单制培训,2023年,先后培训美发师、纺丝工、车工、铣工、电焊工等企业紧缺工种1600余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5142人。围绕农民需求,以特色种植、新业态培育等,深入开展“整村推进”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先后培训农技人才、职业农民595人。围绕市场需求,以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失地农民等就业为重点,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员、中式烹调、电子商务等契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同时,发挥区乡人力资源市场中心优势,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67场,为群众求职提供多频次全方位服务,促使群众由“力工”向“技工”转变。
截至12月底,建安区共开展职业培训177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452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5142人,逐步形成了持证促就业、技能助增收的良好局面,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为建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