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辖16个乡镇(街道),389个村(居)委会。近年来,建安区民政局按照省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以落实村务公开为主线、清廉村居为抓手、4个村级目录为重点,聚焦基层民主、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城乡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建立了“四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以健全自治组织为载体,强化村委会建设确保公开顺利推进。为进一步增强村(居)委会自治能力,一是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全覆盖。加快推进了新的社区居委会组建工作,杜绝基层社会管理“空白点”;城乡社区共划分了一级网格2508个、二级网格7767个,实现了对社区居民的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并结合实际,依法开展村委成员缺额补选及资格审查工作,成功补选村委委员24人,配强配齐了村委会干部。二是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出台《建安区民政局关于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建安民字〔2023〕24号),从村(居)委会职能事务等四方面规范村(居)委会建设,建立了公共卫生等5个下属委员会,完善了机制,确保了村务公开等工作通过健全的村级自治组织顺利实施。
以乡村治理为契机,健全公开制度激发自治活力。一是以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精神。推行村级“民主协商议事”,健全“四治”融合治理体系,成立由党员、群众代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为成员的民主协商议事会和议事小组,协商落实基础建设实事。鼓励村(居)委会广泛开展村级公共事务协商,95%以上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二是深化村(居)民自治,落实村(居)务监督。结合“清廉村居”“五星支部”创建,采取多种形式对村级事务进行有效监督。采取线下、线上公开相结合方式,使外出务工群体及时知晓公开内容,确保了公开的时效性。遇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村级“一户一代”微信群“即时公开”,增强了群众参与村级活动的意识。
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利用公开增强德治引导力。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村规民约,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建设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成立红白理事会等工作,推动移风易俗深入民心。目前,全区有省级优秀村规民约村(社区)2个,市级4个。为有效解决村规民约落实难问题,确定了15个试点村,以点带面,强力推动38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制约机制。依托落实红黑榜机制、善用慈善超市、节日慰问、罚款等非普惠性措施和政策,引导群众对标先进、自觉看齐、共倡新风。
以落实村级目录为重点,拓宽公开内容减轻基层负担。从三方面入手落实4个村级指导目录,一是认真排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强化督导,全面清理标识标牌。三是建立台账,对账销号。目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查清了区直部门需要村级协助的事项及各类村级工作机制;清理不符合要求、重复、多余牌子164块;印制《建安区村级证明事项办事指南》3000份,做到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减轻基层负担又拓宽了公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