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先入门就能找到活干,现在是学好技能才能找到活。”近日,在建安区组织开展的电工技能培训班上,学员张晓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自己常年在外务工,今年决定学门技术在家门口就业,听说这次培训不仅免费,培训结束取得资格证书后,政府还能推荐到企业入职,他立刻报了名。
据了解,本期培训为期8天,共72个课时,有40余名学员参加。特邀许继技工学校具有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课程采取理论讲授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进行初级电工基本知识、普通照明、电路维修、防范电气火灾和安全急救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丰富学员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整体技能水平。
为切实做好春节前后服务保障企业用工和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工作,建安区积极实施“技在建安 培你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1+3+N”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走深走实,不断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我们建安区不仅管培训,还管推荐就业。”建安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该区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服务专员”的劳务协作模式,动态建立全区“就业服务专员信息库”,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点对点”个性化服务,有效促进劳务供需精准对接。
聚集劳动力需求,精准服务送上门。建安区开展春节前后“就业访民情”活动,全面了解就业情况和就业需求,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意向清、技能水平清、服务需求清。根据劳动力意愿,量体裁衣制定培训计划,把培训开到“家门口”,为劳动力提供性价比高、口碑好的培训服务。2025年以来,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期,涉及电子商务、美妆、养老护理、电工、叉车、养老护理等6个工种,累计培训213人;开展专项能力培训23期,涉及农业技能、电工、电子商务、食品制作、消防操作、美容养生、养老护理等9个工种,累计培训2203人。
聚焦产业发展,创新培训促就业。建安区积极打造“技能建安”培训品牌,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助力建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做大“强农”品牌,强化涉农专业建设,重点培养农业技术、农机维修、无人机植保等实用人才。同时,做优“亮点”品牌,突出地域特色亮点,建立规范化培训机制,遴选假发编织、传动轴制作等多个专项工种,大力培育本土劳务品牌,呈现出“一乡一特色、乡乡树品牌”的培训新格局。
聚集就业服务,培训就业一体化。培训的目的在于就业,在于技能与岗位匹配。为此,建安区在训后就业服务上下功夫,该区人社局完善建立“培训回访”服务机制,全面了解学员就业创业情况,主动提供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通过定期发布招聘信息、组织企业招聘会、搭建零工市场平台等多种方式,确保每名学员获得多次就业岗位推荐,此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托现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资源,围绕“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工作导向,深入了解辖区内企业校企合作需求信息,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联合开展紧缺工种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短期培训等多类型培训,实现企业用工、培训和就业供需精准匹配对接。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建安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深入了解返乡人员的就业意愿和需求,针对性地开设更多技能培训班,帮助劳动者掌握更多劳动技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同时,还将继续加强与本地企业的沟通联系,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返乡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