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三到位”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针对受去年洪涝灾害及秋季雨涝影响,组织专家科学研判分析当前小麦生产形势,立足早安排、早动员、早管理,狠抓促早发、促升级、促转化,力促苗情转化升级。二是宣传动员到位。制定并印发2022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结合农业科技人员包村活动和广播电视、建安农技小院、微信等媒体平台开展技术讲座、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引导群众树立早管、细管、精管的观念。三是指导服务到位。组织全体农技人员分赴16个乡镇办,开展“科技壮苗”专项行动,逐村进行技术指导,向群众宣传讲解小麦促弱转壮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苗情精准施策,指导群众落实好春季麦田管理关键举措。截至目前,指导群众开展田间追肥4.2万亩、化学除草40万亩,举办网络直播8次,广播电视讲座3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人次。(区农业农村局)
我区全力抓好企业培育工作 我区大力实施“四上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宣传好企业入规优惠奖励政策,提高申报入规积极性,做好达规企业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实现应入尽入。同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分类制定梯次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更多行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提升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关键环节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我区“四上企业”入库总数234家,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区科工局)
我区制定《2022年扩大对外开放“1366”招商引资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建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区制定《2022年扩大对外开放“1366”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即2022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项目开工率达到60%以上,完成6个对德合作项目(对接2个,洽谈2个,落地2个)。拟通过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办好重大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继续深化对德合作和围绕产业链、城市建设、服务业、特色现代农业、开放平台开展招商等措施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纳税贡献奖励、设备补贴支持、房屋租赁补贴、企业培育奖励、科技创新扶持、服务业项目扶持、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特殊贡献奖励、招商贡献奖励等扶持奖励政策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区商务局)
区司法局“六防六促”专项行动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精准排查找问题。组织司法所人员、村居法律顾问、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对辖区群众、安置帮教对象、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社会民生领域敏感、热点等问题,把已经发生的和正在酝酿的矛盾纠纷全部纳入视线。二是精准调解见实效。乡、村两级调解委员会、信访、公安、村(居)法律顾问等部门密切配合,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在充分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找准问题原因,及时安排工作力量开展疏导化解,对已经调处化解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当事人,防止矛盾纠纷反弹。三是集中宣传造氛围。16个司法所通过悬挂条幅、发放法律宣传手册、设置现场咨询台、入户宣传等形式开展“六防六促”集中宣传,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解决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组织调解员834人,走访群众9000余人,共排查“六防六促”相关矛盾纠纷36起,化解36起,开展“六防六促”专项宣传活动28次。(区司法局)
区交通局抓紧抓实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该局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及时成立农村公路脏乱差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出动宣传车对全区16个乡镇办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不间断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参与路域环境整治行动。针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要求属地政府限期整改,力求“全路无垃圾、车行无扬尘”。今年以来已出动人员500余人次,车辆200余台次,清洗保洁沿线公交站牌和指示标牌等152处,清理桥梁护栏13座,整修警示桩、百米桩203处,整修标志标牌14处,清洗安全护栏200米,疏通桥梁泄水孔5座,清理烧毁草坪600平方米。(区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