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打造环评审批新举措助力重点项目快落地 不断提升环境监管与服务效能,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审批的“速度”、服务的“厚度”。一是“服务窗口”搬到“企业门口”,开创审批“新速度”。针对重点项目环评难题,通过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方式,把“服务窗口”搬到“企业门口”,变“坐等审批”为“前移审批”,“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开展服务,将受理、专家评审、局业务联审、审查公示等工作程序压缩到6天,有效推动项目快开快建。二是“单个审批”变“打捆审批”,实现审批“加速度”。打破一项目一环评文件传统模式,针对同一园区同类性质项目首创“打捆审批”模式,将同类项目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合并编制为一份环评文件,一次办结、统一批复。采用这种模式,我区为辖区内发制品产业园及引进的19家企业一次性办理环评手续,压缩审批时间、提升办事效率,累计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达数百万元,实现入驻项目“拎包入住”“即批即投产”。三是“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创新服务“超速度”。将省、市重点项目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提前介入,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活动,积极进企业、进基层,建立“点对点”帮扶,提供在环保政策符合性、项目选址可行性、生产工艺和污染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今年以来,累计完成项目环评审批37个,服务保障重点项目115个、“三个一批”项目33个。
(信息股综合)
许昌国际发制品交易市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验收 2023年12月5日,许昌国际发制品交易市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郑州海关验收,即将正式运营。该项目投资700万元,占地4423.36平方米,由政府投资公司负责运营,搭建有中美5日达(超级快线)和12日达(经济线)2条专线产品,可为外贸企业提供“9610”跨境直发国际物流、末端派送服务。公司开通有代理注册、海关备案、转关运输等各类增值服务,有利于发制品企业货品高效通关、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发制品产业回流、集群集聚。目前,运营公司已与瑞贝卡、瑞美、龙祁等50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预计年出口货值超10亿元。
(对外贸易综合服务中心 尹川)
区交通运输局勠力同心浴“雪”奋战保畅通 启动冬季低温雨雪天气应急救援方案,部署各应急救援力量保持“热备”状态,备足清障工程机械、铲冰除雪设备和融雪剂、防滑料等应急装备物资,提前检修调试除雪机械和设备,紧盯交通主干道、桥涵、急弯陡坡、事故多发等重点路段,加大加密巡查力度和频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严格落实预报预警和除雪防滑保畅措施,在易积雪结冰重点路段做好交通疏导和警示值守,全力保障我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截至目前,累计出动人员48人次,出动除雪设备3台次,安装警示标牌16块,储备融雪剂3吨,编织袋1000只。
(区交通运输局 马会涛)
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肥料行业抽查工作 多部门联合对本辖区肥料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肥料行业抽查工作,重点检查生产环节中产品是否取得肥料登记证,是否存在登记证过期、套证等情况和经营环节是否销售无证、套证或者登记证过期产品,是否销售包装标识不规范、标签残缺不清,是否落实购销记录制度等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生产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辖区肥料生产经营活动。此次行动,共抽查肥料生产企业7家、经销门店5个,目前未发现不合格肥料。
(区农业农村局 梁会娟)
椹涧乡“科技小院”聚智赋能乡村振兴 对接河南农业大学与辖区河南禾青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科技小院”模式共同成立“河南许昌麦玉科技小院”,为农业专业研究生实地试验、研究提供长期落脚点及基础实验器材,并对当地群众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打造农业技术就地应用“孵化器”,助力农产品丰产丰收。“科技小院”建成以来,已入驻研究生5名,举办农业种植技术宣讲会2场次,破解农业难题3个;实验的“玉米+辣椒”“玉米+花生”套种技术,实现每亩增收辣椒300斤,增产20%;增收花生400斤,增产25%;群众亩均收入提高1500元。
(椹涧乡 高奇祥)